守卫回去,放行了苏娥皇。苏娥皇来到徐夫人面前,先朝她恭敬下拜。
徐夫人微微笑了笑,叫她无须多礼。
苏娥皇再拜朱氏。
朱氏瓮声道:“起来吧。你虽寡妇,从前也是左冯翊公夫人,我不过一乡鄙妇人,如何受的起你如此大礼。”
她说话时,脸是微微扭向一边的。
苏娥皇面上依旧带笑,起身最后转向坐于徐夫人右手边的小乔,含笑道:“前次卢奴别后,我便时常想念妹妹,盼着能再与妹妹相见。今日方如愿以偿。”
小乔亦露出笑容,微微点头,道:“蒙夫人记挂,我甚感激。”
她两人说话时,朱夫人道:“你何时来的渔阳?竟也不提前知照一声,倒显的我们怠慢了。”
苏娥皇忙道:“夫人有所不知。鹿骊乃英雄大会,我有一侄儿名苏信,为中山校尉,骑射出众,有幸前来赴会。我此番前来,一为侄儿助威,二来,我虽多年未踏足渔阳,但心中时常记挂外姑祖母和夫人。故也借此机会,特意来拜望外姑祖母和夫人。昨日到的迟了,恨不能当即过府拜望,又怕扰了外姑祖母和夫人休息,是故未敢登门,想着今日一早来此拜望,也是便宜。”
朱夫人唇角微微勾了勾,不语。
台下校场正中,设作骑射之赛的场地已经圈定,起,点处,三十二武士各自跨上骏马,臂搭弯弓,跃跃欲试,正预备听号令出发。
苏娥皇指着中间一个身高臂长的紫袍青年,笑道:“他便是我侄儿苏信,虽比我也小不了几岁,在中山军中历练磋磨也有几年了,此番奋力拼杀,也得上司赏识,这才有幸来渔阳献技,贻笑大方了。”
小乔望了一眼。
苏信年纪二十出头,身高臂长,骑一匹乌骓马,鞍辔华丽,嵌着宝石,阳光下熠熠生辉,在一众武士当中很是显眼。他昂首挺胸,高高坐于马背之上,显得信心满满。
徐夫人亦看了一眼,点头道:“也是个少年英雄。”
苏娥皇忙谢她夸赞,略一迟疑,闪目之间,朝徐夫人走了一步,方抬脚,却听朱夫人道:“不知你今早也要来,这里便未替你设下位子。我见下头骑射就要开令了,你既为侄儿助威而来,还不过去玄武台入座?”
玄武台在鹿骊台的侧旁,专为渔阳城中前来观战的贵族妇女而设。
苏娥皇脚步停了下来,盯了朱氏一眼,随即笑道:“多谢夫人安排。如此我便下去了。待稍晚些,我再登门拜望外姑祖母于夫人。”说罢朝徐夫人和朱氏再盈盈一拜,又与小乔道了声别,这才转身,带了侍女,依旧袅袅婷婷地去了。
苏娥皇走了,徐夫人神色如常,朱氏冲她背影露出了一丝鄙色,鼻里淡淡哼了一声。
小乔看她一眼,面上丝毫没有表露,心里难免诧异。
没人比她更深刻感受过来自于朱氏的杀伤力,所以,她倒不是诧异于朱氏最后做出几乎是赶走了苏娥皇的这样的举动。
只是诧异于这个接人接物其实真的丝毫叫人挑不出错处的苏女,何以竟会这么招来朱氏的不待见。
朱氏说话夹枪带棒,毫不客气。
看来在她心目之中,除了自己,苏女也是个排的上号的厌恶对象了。
此时校场里的喧嚣慢慢静止了下来,全场屏声敛气,看向骑射场内蓄势待发的三十二骑武士。
小乔知道比赛要开始,也无暇再想别的了,专心观战,寻着弟弟的身影。
令号声中,三十二骑齐齐扬蹄出发,争相往百丈之外那个悬了金钟的终点纵马而去。起先三十二骑各行其道,等冲了将近二三十丈出去,马头渐分前后,冲在最前的一匹赤马之上的武士搭弓瞄准金钟,紧随其后的白马武士一棍扫去,赤马武士俯身避过,抽戟反刺,二人便缠斗在了一起。
历来规则,每人身上只限带三支羽箭,若羽箭射完未中金钟,或者落马下地,则视为出局。
有人既然开了个头,剩余武士便也效仿。何况规则也是允许。人人都想阻拦对手,自己及早冲出包围第一个射落金钟。和着急若骤雨的紧密鼓点,在校场观战军士的齐声呐喊助威声中,跑马道上展开了你走我拦,你追我赶的恶斗。很快,相继有人不敌落马。
路程过半的时候,原本的三十二骑只剩一半不到。其余或受伤落马,或被人夺走弓箭,或已经射完三箭却未中标。
乔慈惯常使用的兵器是双戟。他从小醉心武艺,每日早晚于家中的小校场里苦练,寒冬酷暑,风雨无阻,又天生一副习武筋骨,多年下来,得心应手,□□这匹魏俨送他的青骢也是千里挑一的骏马,虽骑用不久,但颇通灵性,今日人马合一,路程还未过半,隐隐便有脱颖之势。
他方击败了一个从后追赶而上试图夺走他弓箭的武士,最后以戟杖将对方击落下马。
这已是他击败的第三个对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