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7章
    天幕曾言张居正是“救世宰相”,朱由校光是替张居正平反这一点就足够了。
    朱元璋雷霆震怒。
    虽然他不满张居正是宰相,不满张居正是权臣,但张居正是救世宰相,没有张居正不行啊。一个救世宰相居然蒙受冤屈,可见当时的皇帝是多么的昏庸无能。
    朱由校?朱棣的后代?
    “高瞻祁见祐,厚载翊常由。”是他给燕王朱棣一脉定下的字辈。
    朱元璋性子急,也不管天幕说什么了,直接问罪:“老四,你还有何话说?”反正有官吏会将天幕所言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,现在教育儿子是正经。
    朱棣吓出了一身冷汗。
    他进京之后,跟着父亲和大哥看了几期天幕的盘点。
    不得不说,能从天幕上学到许多知识。
    这会儿他正看得津津有味呢,突然就遭到父亲的发难。
    朱棣回道:“爹,您还记得judy吗?judy打造的远洋舰队气势磅礴,且装备了火铳、火炮,战斗力强大,可见国力鼎盛。”
    他的子孙后代里,不全是孬种。
    朱元璋一听这话就来气,说道:“朕明令海禁,片甲不许出海。”
    朱棣惶恐地跪下了。
    太子朱标摇头,judy虽然不是败家皇帝,但是够野,真把《皇明祖训》当成了一纸空文。
    重设丞相制度多半出自judy之手。
    四弟拿judy来讨父亲欢心,结果是适得其反了。
    “咳咳……”他忍不住咳了起来。
    朱元璋顾不上批评朱棣了,忙对着朱标嘘寒问暖。
    朱棣:“……”偏心的太明显了。
    不过这样也好,父亲的注意力都在大哥那,忘了找他的茬。
    但他还是有点酸。
    朱元璋说道:“天幕会盘点六大名医,希望当朝能有上榜的名医,届时为父一定帮你把名医请来。”
    朱标说道:“谢谢爹爹,名医难寻,儿不强求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朱棣尽可能地忽略父亲和大哥在他耳边父子情深的话,专心听天幕讲解。
    何以解忧,唯有天幕的解说声。
    【我们再来看看宋徽宗赵佶和那三位的对比。和萧衍比,赵佶的皇位是祖上传下来的,赵佶未立寸功,在他统治期间国家日益腐败。
    和李煜比,赵佶的开局比李煜强上百倍,哪怕江山在他的嚯嚯下使得金人快要攻入汴京了,以当时的国力,只要赵佶敢应战,也是妥妥的能将金人驱逐出境,但赵佶选择了求和。
    和朱由校比,赵佶贬谪苏轼。】
    宋朝之前的人好奇苏轼是谁,能和张居正相比?
    王安石:“!!!”
    虽然他和苏轼的政见不和,但他对苏轼还是十分欣赏的,是能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。
    这宋徽宗果真是十足的昏君。
    正在海南享受美食的苏轼:“???”什么?新帝上位后他还要被贬??
    还以为能在儋州安度晚年!
    北宋之后的人想到苏轼虽然官途不顺,一路被贬,但是贬到哪里就为哪里的百姓谋福祉,肃然起敬。
    最迷茫的要数宋神宗赵顼了。
    他立的太子明明是第六子赵煦,皇位怎么会落到小儿子赵佶的头上?
    是谁扶植赵佶登基的?
    他要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,找出这个人解决掉,免得宋朝出这么一个败家子,成为千古笑谈。
    【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赵顼的儿子,宋哲宗赵煦的弟弟,因为宋哲宗驾崩时无子,前面的哥哥们或早夭或残疾,这才轮到他继承皇位。
    和前面盘点的几位败家皇帝一样,赵佶重用奸臣,任用奸臣当丞相,败坏朝纲。】
    【赵佶任用蔡京为丞相,两人狼狈为奸,坑害百姓,大兴土木,生活极为奢侈。
    想过奢侈的生活得有钱,钱怎么来呢?当然是搜刮民脂民膏了。】
    天幕上出现了运输奇花异石的运输队。
    这支队伍叫做“花石纲”,遇桥拆桥,遇墙拆墙,凡是影响运输队过路的全部拆除,不计后果。沿途搜刮百姓的钱粮也就罢了,还加重赋税,抓壮丁服劳役建道观,导致民怨沸腾,爆发起义。
    画面一转,到了梁山泊。
    宋江在梁山泊起义,许多的渔民纷纷上山响应起义。
    【可惜的是,宋江做出了错误且天真的决定,所领导的这支所向披靡的起义军接受了朝廷的招安,掉转矛头以朝廷的名义和另一支起义队伍方腊起义火拼。
    四大名著之一的《水浒传》就是以宋江起义为原型。
    赵佶对内血腥镇压起义军,对外却不敢与金人开战,一味求和,向金国进贡,搜刮国内百姓的钱粮养肥了金国。】
    曾十分看好蔡京的王安石:“……”是他看走眼了。蔡京有能力,但这个能力没有用在正途。
    同样也十分看好蔡京的司马光:“……”
    第31章
    【从地理位置上看,宋徽宗时期,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,起初和北宋没有接壤的领土,中间隔着辽国。
    北宋和金国联合起来灭掉了辽国。】
    天幕上出现了北宋使节乘船经渤海抵达金国,和金国结盟的情景。双方约定,由金国攻打辽国的中京,北宋攻打辽国的燕京。
    南宋之前的人们看到宋徽宗赵佶联金灭辽,有了一丝丝的安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