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9章
    这时代会琵琶的人非常少,因此你的琵琶是羂索教你的,你也的确不知道你琵琶技艺的高低。
    所幸两面宿傩没在?这上面多问?。
    “那?么,你要为我弹什么?”
    “一首平安时代的曲子!大人应该听过!”
    你会的曲子有很多,其中?自然也有更高超精妙的曲子,可是在?此刻,你只想为他弹这首曲子。
    他对你颔了颔首,示意你去取墙上的琵琶。
    你知道,这意味着如果你接下来的琵琶曲让他满意,他会允许你再来了。
    你没想到他会这么简单地同意你的要求,但又隐约觉得本该如此……
    可是,宿傩未免也太好说话了!
    他和真人口?中?诅咒之王可一点也不一样!
    第54章 16-17
    16
    宿傩恩准你为他弹一曲琵琶。
    虽然这里没有第三个人为你解说, 但你隐约知道这应该是莫大的殊荣。
    你走到墙边,将那把你一看见就喜欢的琵琶拿下?来,转轴拨弦试了两下?音后,就坐在地上为他演奏了。
    但说实话, 你并不是一个刻苦的人。
    使用咒力和术式, 你手到擒来,但在学会了领域后你就不?再继续钻研。
    张弓搭箭, 你一点?就通, 能够利用咒力加持百步穿杨后也不?再勤于练习。
    至于琵琶, 你学会了如何弹奏,记住了谱子?, 然后就把它束之高阁, 只在心情好的时候才拨上两下?。
    在过去, 你没遇到能让你真正弹上一曲琵琶的人,所?以你不?苦练,除了学新曲的时候, 你也很少弹完一首完整的曲子?, 因而当现在, 当你真心想为一个人弹奏时,你开始掉链子?了。
    开始没到半分钟,你弹错了一个音。
    你偷偷去看两面宿傩,他双手抱臂, 正侧对?着你在欣赏墙上的挂画, 似乎没注意到你的错音。
    于是你松了一口?气,继续。
    可也许是那个错音的问题, 也许是你第一次给两面宿傩弹琵琶感到紧张的问题,明明是还算熟悉的曲子?, 弹到半截时你却把后面的谱子?给忘了。
    你的大脑一片空白,这里也没有曲谱给你看,你记忆里的曲子?片段零零碎碎,你记不?清的时候就现场谱曲一通乱弹——
    在编都编不?出来之后,你停下?了拨弦扫弦的手,羞愧地低下?了头。
    而这个时候,好像一直在看画没听你琵琶曲的诅咒之王终于纡尊降贵地侧过脸,看向你,俯视你,问:
    “怎么不?弹了?”
    他问你,听不?出来情绪。
    你意外地抬起脸,对?上他似笑非笑的表情。
    “我还等着数你能不?能在一首曲子?里弹错一千个音呢。”他说。
    似乎在笑你,但好像又没怎么责怪你。
    就像他早就料到了似的。
    也许他本来就对?琵琶曲不?怎么感兴趣?
    这个猜测一闪而过,很快没了影踪。
    你不?敢当着他的面揣测他的想法。
    “……对?不?起。”
    你只是惭愧地把头低的更低了。
    但你不?是一个会乖乖承认自?己不?行的人,所?以即便弹得很烂,还是忍不?住小声狡辩:“我太久没弹了,下?次我一定勤加苦练了再给您弹。”
    你悄悄用了一点?小心思。
    如果宿傩没立刻否认的话,那么你‘下?次’就还可以来。
    在说这话的时候,你感到他的视线此时正落在你的脸上。
    其实自?从?你们见面开始,除了你弹琵琶的时刻,他的视线似乎总是落在你身上,不?带审视,但像盯着猎物,可你不?觉得反感,也没有闪躲,甚至有点?习以为常。
    尽管你们才第一次真正‘见面’。
    可你隐约觉得你居然古怪地,有点?了解他。
    而这一次,他并不?能顺利地将视线落在你的脸上了。
    他太高了,跪坐在地上抱着琵琶的你又太矮了,更别提你还因为心虚驼着背低着头,因此即便两面宿傩有再好的视力,也只能看见你的发顶而看不?见你的脸。
    于是他无视了你的‘下?次’,即便听出来了也没戳穿你语言上的把戏,只是走近你两步,命令你:
    “抬起头。”
    按道理,为表尊敬,你应该虽然抬起头,但低垂眼睑不?去和他对?视以示你对?诅咒之王的臣服。
    你本来也是想这么做的。
    可是你一抬起脸,视线就不?由自?主地往他的脸上瞟,但一和他对?视,你又急急地收回?视线,然后没过两秒,你又忍不?住看他。
    然后和他一直注视着你的目光撞了个正着。
    你下?意识——
    “要看就看。”
    他说着,伸手抬起了你因为心虚而要再度低下?的脸。
    他的掌心很热,指尖的,掌心的茧子?滑过你脸颊下?颌的皮肤,带出一点?古怪又熟悉的感觉,好像隔着皮肤摸到了你的灵魂。
    你有点?失神。
    你‘被迫’和他对?视。
    “谁教你的琵琶?”
    他问你,赤红色的眼睛逡巡过你的眉眼,扫过你抿起的嘴唇,又重?新落在你颤抖的眼睫上。
    “羂索。”
    你说。
    “废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