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56节
    但没有想到的是,还真的有官员上奏章,为苏曳鸣不平。
    指责朝廷,不该如此对待一个功臣,不是明君作为。
    甚至,这些人根本不是苏曳的同党,真的是出于满腔义愤。
    而后,朝廷直接将这十几个胆大包天的官员罢免,并且流放宁古塔。
    顿时,朝堂安静了。
    皇帝再也没有受到为苏曳鸣冤的奏章了。
    接下来,皇帝派遣桂良去上海谈判,刺探洋人的态度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上海领事麦华佗态度瞬间大变,之前他在谈判团队的时候,是非常强硬傲慢的。
    而此时他对桂良的态度,变得柔软了下来。
    桂良说之前谈的条约不算数,要重新谈。
    麦华佗道:“我只怕不算数啊,接下来伦敦会派来新公使,届时桂大人和新公使谈判便是。”
    桂良道:“麦大人,听说贵国也分为两个派系。听说这一次对我大清发动战争,贵方国会投票是主战方险胜?”
    麦华佗惊愕道:“桂大人如何知道?反对战争的票数,仅仅只比主战派少了二十几票。”
    桂良矜持道:“我自然有我的渠道。”
    接着,桂良道:“皇上仁德,绝不会得势不饶人,之前的天津条约,有很多我们依旧可以谈的。”
    麦华佗一愕,你们打赢了,还愿意退让?
    于是,他问道:“哪些可谈?”
    桂良道:“天津,九江绝对不能作为通商口岸,几国公使进京,瑷珲条约,这些要推翻掉,剩下都可以谈。”
    麦华佗诧异,清廷妥协尺度这么大?
    明明打赢了,最重要的关税,还有鸦片贸易合法化,都愿意妥协?
    甚至十来个通商口岸城市,也依旧愿意接受?
    这就是咸丰皇帝,对洋人一定要见好就收。
    打赢了之后,更加要彰显天朝胸怀,以和为贵,摘掉关键的几条后,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,依旧可以签,可以认。
    总之,就是一定要避战。
    麦华佗欣喜道:“贵国皇帝还真是睿智英明,我会立刻传信给伦敦,让他们派遣新的公使前来谈判。”
    桂良道:“我们大清和贵国,愿意以和为贵。”
    上海领事麦华佗道:“当然,以和为贵,以和为贵。”
    桂良大喜,回京复命。
    他走了之后,上海领事麦华佗脸色顿时冷了下来。
    可笑的清国人,不会再有谈判了。
    你们对大英帝国的威严一无所知,之前还有很多反对战争的议员,而现在已经无人能反对了。
    为了大英帝国的荣耀,注定要发动一场毁灭级战争了。
    什么条件都没有用了,因为无关利益,只为帝国的威严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辞去了所有的职位,所有的爵位之后。
    苏曳再一次公开宣布,他正式辞去南方七省联盟的盟主一职。
    因为这不是官职,而是一种名誉。
    整个南方,再一次哗然。
    而后,他来到武昌,再一次和曾国藩会面。
    “曾大人,接下来我想要请你担任南方七省联盟的盟主,如何?”
    曾国藩陷入了沉思,开始权衡利弊。
    因为苏曳的存在,使得南方七省联盟的权威性很高。
    做这个盟主,当然会有很大的政治声誉。
    但是,一旦做了这个盟主,那也需要为南方顶雷。
    之前苏曳做这个盟主,就张开羽翼,帮助南方七省的巡抚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。
    徐有壬,田雨公,王有龄,沈葆桢等人,都是苏曳保下来的。
    若非苏曳帮助挡住朝廷的攻击,这几个人早就下台了。
    如果曾国藩做这个盟主,也要为这些兄弟省份的巡抚顶雷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朝廷接下来显然会对九江经济区动手,甚至会兵戎相见。
    一旦他曾国藩做了这个盟主,就有责任保护九江,挡住朝廷的兵戎。
    一次又一次权衡利弊。
    曾国藩躬身道:“抱歉,苏先生,曾某才疏学浅,资历不够,无法担任盟主之职。”
    他拒绝了。
    他不愿意顶雷,绝不愿意为了九江和朝廷对着干。
    苏曳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    终究,不是一路人。
    接着苏曳道:“曾公不愿意,苏某当然不能强人所难,我也非常理解。但是我之前的那句话,曾公应该有所体会,任何人绝对不允许让南方七省联盟拆解。”
    “接下来,朝廷或许会册封曾公为两江总督。这是好事,苏某绝对不会阻挠。”
    “但是请曾公务必记住一句话,不要拆解南方七省联盟。”
    然后,苏曳离去!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几日后,朝廷钦使,惠亲王绵愉出现在武昌。
    “涤生,苏曳做不了这个南方七省联盟的盟主了,所以这个盟主之位,非你莫属了吧。”
    这是朝廷在试探曾国藩,是否会接任盟主。
    一旦他接受盟主之位,就代表着要代表南方七省继续和朝廷对抗。
    曾国藩道:“苏曳确实来找过我,让我担任这个盟主之位。”
    绵愉脸色微微一变,曾国藩手中的军队近十万,可比苏曳多得多。
    一旦他接任这个盟主,那可就难办了。
    绵愉笑道:“你可接了吗?”
    曾国藩道:“没接。”
    他也没有说,以后要不要接。
    对于朝廷而言,只要无人接这个七省盟主之位,那这个七省联盟也就名存实亡了。
    无人领头,还盟个屁啊。
    绵愉笑道:“两江总督之位非常重要,如今空缺已久。曾涤生你德高望重,非你莫属啊。”
    曾国藩道:“我德行浅薄,万不敢居此高位,我举荐徐有壬担任两江总督。”
    惠亲王绵愉脸色一肃,拿出圣旨道: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,册封湖北巡抚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,领兵部尚书衔,钦此!”
    朝廷这一次就很果断了,直接用圣旨逼迫曾国藩站队。
    按说这个时候,曾国藩应该三辞三让的。
    但是,他直接跪下叩首道:“臣,领旨谢恩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    绵愉道:“彭玉麟何在?”
    曾国藩一愕,一喜。
    半个时辰后,彭玉麟到来,因为他就在武昌。
    “皇上有旨,彭玉麟接旨!”
    彭玉麟跪下。
    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,册封彭玉麟为湖北巡抚,领兵部侍郎衔,钦此!”
    彭玉麟叩首:“臣领旨,谢恩。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
    至此,湘军大盛。
    一个两江总督,三个巡抚。
    而且,曾国藩这个两江总督之位,是踩着苏曳的肩膀上获得的。
    朝廷是为了让他不站边苏曳,所以给了他两江总督这个要职。
    所以之前苏曳口口声声说,你可以接这个两江总督,我也愿意成人之美。
    但是在拆解七省盟约一事上,你敢推一把的话,那就休怪我无情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九江!
    “我来吧!”徐有壬道:“这个七省新盟主,我来做!”
    王有龄道:“我来,我没有读过书,我连秀才都不是,我是莽夫,我来做。”
    闽浙总督田雨公道:“我来,我是总督,官职更高一些,我来做这个盟主之位。”
    谁做这个盟主,谁就要顶雷了。